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

David 不是壞小孩 - 繪本教學 No, David!

我喜歡跟低年級的小朋友分享繪本,喜歡他們專注聽故事的神情,而且只要稍做帶引,他們可以完全投入故事的情境中,非常有趣。

上學期曾跟一年級的孩子們分享了 David Shannon 的《No, David!》

 David是個讓媽媽很頭疼的孩子:他爬高想偷吃餅乾;從外頭帶回一身泥把客廳弄髒;洗澡的時候把浴室弄得到處是水,還光著屁股跑到外面去;在餐桌上玩餐具和食物,還狼吞虎嚥;衛生習慣不太好,喜歡挖鼻孔;最令人頭疼的是他喜歡在家裡運動,跳跳床甚至在客廳打棒球。媽媽總是被他弄得大喊:No, David! 最後還氣得罰他去牆角靜坐。
不過,雖然 David 麻煩不斷,到了最後媽咪還是給他溫暖的擁抱,跟他說:「Yes, David.  I love you.」





下學期則讀同一系列的另一本書《David Goes to School》

David 上學去了,當然還是麻煩不斷,像是:上課遲到、講話不舉手、用沾滿顏料的手去抓女生的頭髮、嚼口香糖、上課不專心、打菜不排隊、和同學打鬧弄得飯菜到處都是、上課要上廁所、製造噪音...最後,David 亂塗課桌被老師罰放學後留下來清理。

最後兩頁是David完成了清理的工作,老師說:「Good Job!」,還給了David一個「乖寶寶星星貼紙」,David 開開心心蹦蹦跳跳的回家了!
 


上學期讀第一本《No, David》時, 每講完一頁 David 惹的麻煩後,我都會停下來問孩子:「你想 David 有沒有變乖?」然後說:「Oh, of course not.  當然沒有!你猜他又做了什麼讓媽咪頭疼的事?」再接下去看下一頁 David 又惹了什麼麻煩。幾頁之後,孩子們就主動幫我接:「當然沒有!」或「Of course not.」
講的當時,只覺得好玩有趣。事後,自己卻感到有點不太對,覺得孩子們的笑聲中隱含著一絲的不安。

這學期在分享《David Goes go School》時,我決定換個方式。

當 David 惹麻煩被老師罵時,我問小朋友:「那你想 David 有沒有乖乖聽話呢?」剛開始,小朋友還是承續上學期的經驗,大聲回答:「當然沒有!」我就說:「有的,David 有聽老師的話,乖乖去坐好。只是他很容易忘記老師的話,所以我們來看,他又要惹出什麼麻煩呢?」

幾頁之後,我問小朋友:「你覺得 David 是不是壞小孩?」只見有些孩子回答:「是!」有些孩子回答:「不是!」我就告訴孩子們:「其實 David 不是壞小孩,所以老師跟他說的話,他都會聽。只是他很容易忘記,才會又去做不該做的事,所以需要老師一直提醒他,對不對?」這時,孩子們都會說對,尤其是那些平時比較皮的孩子,更是猛點頭表示贊同。有一個平日很讓老師頭痛的孩子還舉手說:「只要老師一直提醒他,他慢慢改,慢慢改,就會進步了,對不對?」


我發現這樣的分享方式,故事一樣有趣,卻似乎讓孩子多了一點安心的感覺。

每個孩子都會有惹麻煩,讓爸媽老師生氣的時候,可是在他們心中,一定很想告訴大人:「我不是壞小孩!請給我多一點耐心,我會慢慢進步的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